阳亭言事献漳州于使君原文
唐代:方干
重叠山前对酒樽,腾腾兀兀度朝昏。平明疏磬白云寺,
遥夜孤砧红叶村。去鸟岂知烟树远,惊鱼应觉露荷翻。
旅人寄食逢黄菊,每见故人思故园。
送赵明府还北原文
唐代:方干
故园终不住,剑鹤在扁舟。尽室无馀俸,还家得白头。
钟催吴岫晓,月绕渭河流。曾是栖安邑,恩期异日酬。
送何道者原文
唐代:方干
何事忽来还忽去,孤云不定鹤情高。真经与术添年寿,
灵药分功入鬓毛。必拟一身生羽翼,终看陆地作波涛。
遍寻岩洞求仙者,即恐无人似尔曹。
越中言事二首(咸通八年琅琊公到任后作)原文
唐代:方干
异术闲和合圣明,湖光浩气共澄清。郭中云吐啼猿寺,
山上花藏调角城。香起荷湾停棹饮,丝垂柳陌约鞭行。
游人今日又明日,不觉镜中新发生。
云霞水木共苍苍,元化分功秀一方。百里湖波轻撼月,
五更军角慢吹霜。沙边贾客喧鱼市,岛上潜夫醉笋庄。
终岁逍遥仁术内,无名甘老买臣乡。
清源标公原文
唐代:方干
师为众人重,始得众人师。年到白头日,行如新戒时。
瓶添放鱼涧,窗迥袅猿枝。此地堪终老,迷痴自不知。
雪中寄李知诲判官原文
唐代:方干
聚散联翩急复迟,解将华发两相欺。虽云竹重先藏路,
却讶巢倾不损枝。入户便从风起后,照窗翻似月明时。
此时门巷无行迹,尘满尊罍谁得知。
题龙瑞观兼呈徐尊师原文
唐代:方干
或雨或云常不定,地灵云雨自无时。世人莫识神方字,
仙鸟偏栖药树枝。远壑度年如晦暝,阴溪入夏有凌澌。
此中唯有师知我,未得寻师即梦师。
秋晚林中寄宾幕原文
唐代:方干
八月萧条九月时,沙蝉海燕各分飞。杯盂未称尝生酒,
砧杵先催试熟衣。泉漱玉声冲石窦,橘垂朱实压荆扉。
无过纵有家山思,印绶留连争得归。
示乡叟原文
唐代:方干
暮齿甘衰谢,逢人惜别离。青山前代业,老树此身移。
买药将衣尽,寻方见字迟。如何镊残鬓,览镜变成丝。
镜中别业二首(一作镜湖西岛闲居)原文
唐代:方干
寒山压镜心,此处是家林。梁燕窥春醉,岩猿学夜吟。
云连平地起,月向白波沈。犹自闻钟角,栖身可在深。
世人如不容,吾自纵天慵。落叶凭风扫,香粳倩水舂。
花期连郭雾,雪夜隔湖钟。身外无能事,头宜白此峰。
赠李郢端公原文
唐代:方干
非唯孤峭与世绝,吟处斯须能变通。物外搜罗归大雅,
毫端剪削有馀功。山川正气侵灵府,雪月清辉引思风。
别得人间上升术,丹霄路在五言中。
过申州作原文
唐代:方干
万人曾死战,几户免刀兵。井邑初安堵,儿童未长成。
凉风吹古木,野火烧残营。寥落千馀里,山高水复清。
与乡人鉴休上人别原文
唐代:方干
此日因师话乡里,故乡风土我偏谙。一枝竹叶如溪北,
半树梅花似岭南。山夜猎徒多信犬,雨天村舍未催蚕。
如今休作还家意,两须垂丝已不堪。
登龙瑞观北岩原文
唐代:方干
纵目下看浮世事,方知峭崿与天通。湖边风力归帆上,
岭顶云根在雪中。促韵寒钟催落照,斜行白鸟入遥空。
前人去后后人至,今古异时登眺同。
赠江南僧原文
唐代:方干
忘机室亦空,禅与沃州同。唯有半庭竹,能生竟日风。
思山海月上,出定印香终。继后传衣者,还须立雪中。
王将军原文
唐代:方干
大志无心守章句,终怀上略致殊功。保宁帝业青萍在,
投弃儒书绛帐空。密雪曙连葱岭道,青松夜起柳营风。
将星依旧当文座,应念愚儒命未通。
处州献卢员外原文
唐代:方干
才下轺车即岁丰,方知盛德与天通。清声渐出寰瀛外,
喜气全归教化中。落地遗金终日在,经年滞狱当时空。
直缘后学无功业,不虑文翁不至公。